Blog Details

三次击败乔丹,带头霸凌新秀,他是乔丹最恨之人,如今仍未和解!

1985年全明星赛,乔丹作为NBA新秀,便以场均28.2分、6.5篮板、5.9助攻和2.4抢断的惊人数据,迅速蹿红,人气直逼魔术师约翰逊和拉里·伯德等巨星,并荣膺东部全明星首发后卫。然而,正是这份耀眼的光芒,激怒了包括托马斯在内的一些资深球员。

托马斯虽然也已是联盟顶级后卫,但他的人气却被乔丹盖过。托马斯事后解释称,是因为乔丹在乘坐电梯时无视了他们这些老将,才引发了“教训”行动。然而,事实是,在全明星赛上,东部球员集体冷落乔丹,刻意不传球给他,甚至在更衣室也孤立他。乔丹全场仅获得9次出手机会,只得到可怜的7分,这段“霸凌”般的经历,深深刺痛了他,而托马斯作为事件的中心人物,成为了乔丹心中永远的芥蒂。

2. “乔丹法则”:残酷的对抗与不尊重的告别

1987-88赛季至1989-90赛季,公牛队连续三年在季后赛中遭遇活塞队,并最终败北。虽然乔丹个人表现出色,但公牛队的整体实力逊于活塞,三场系列赛分别以4比1、4比2和4比3的比分告负。尽管如此,乔丹并非憎恨活塞,而是活塞的比赛风格让他难以接受。他们对乔丹实施了无情的“乔丹法则”——双人包夹、甚至三人包夹,并伴随各种粗野犯规。当时的NBA规则相对宽松,乔丹对此无可奈何,只能默默承受。

更令乔丹无法忍受的是,在1991年公牛队终于战胜活塞后,以托马斯为首的活塞主力球员竟然提前离场,拒绝祝贺和拥抱。这与乔丹过去在失败后对对手的尊重形成鲜明对比,彻底断绝了乔丹和解的可能。

3. 梦之队风波:乔丹的强硬反击

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,为了确保美国队夺冠,美国篮协组建了星光熠熠的“梦一队”。乔丹自然成为首选,但他提出了一个条件:如果托马斯入选,他便退出。

梦一队主教练查克·戴利是托马斯的恩师,若非两人间的矛盾,他很可能也会选择托马斯。最终,为了避免乔丹退出,篮协只能忍痛割爱,托马斯无缘奥运。此举激怒了托马斯,他认为这是乔丹赤裸裸的报复,违背了体育精神。然而,对于美国篮协来说,“弃车保帅”是无奈却明智的选择。此后,两人间的恩怨持续至今,即使两人都已退役多年,这份嫌隙也从未消弭。

"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