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Details

38岁中国男游客在日本滑雪离奇身亡,头朝下坠入“树洞”,救援已来不及

2025年4月,日本新潟县的一座滑雪场,发生了一起令人揪心的滑雪死亡事件。一名38岁的中国大陆籍男子,在与朋友同游滑雪时意外失联,最终被发现倒卧在滑雪区域外的一处“树洞”边,身体呈现“头下脚上”的姿势,已无生命迹象。

事发地,是日本著名滑雪圣地汤泽町,一年四季白雪皑皑,吸引着大量滑雪爱好者前来“追雪”。但对于这位中国游客来说,这趟原本轻松愉快的滑雪之行,竟成了人生的终点。

“人没下山,也打不通电话”,朋友的报警开启了彻夜搜救

根据日本媒体《新潟电视台》的报道,这名中国男子是一家企业的高层管理者。4月18日,他和两位朋友一同前往汤泽町的一家滑雪场滑雪。三人上午结伴上山,滑行一段时间后,该男子决定单独体验单板滑雪,便与友人分开行动。

起初一切看似正常,直到当日下午5点,朋友们在滑雪场集合时迟迟不见人影,电话也联系不上。等到缆车运营结束、滑雪场陆续清场,男子仍未现身,这才引发警觉。

友人立即向滑雪场工作人员报告失联情况。滑雪场巡逻员迅速启动搜寻,但由于天色已暗、地势复杂,当晚未能找到失踪者。

直到19日清晨,日本警方与消防部门加入搜索,才在当日上午7点左右,在滑雪场山顶附近的林区边缘发现了男子的遗体。

发现时头朝下倒在“树洞”旁,法医确认死因为“窒息”

男子被发现的位置,不在滑雪场正式开放区域内,而是在一处树林环绕、地势凹陷的非滑雪区。他的身体倒卧在积雪覆盖的“树洞”附近,姿势异常:头朝下、脚朝上,身体卡在凹陷之中。

现场的积雪厚重、地面不平,法医初步判断,男子在滑行过程中失足坠入该处,头部先着地,被困在狭窄空间内难以动弹,最终因窒息而死亡。

由于“树洞”区域并非滑雪道,缺乏巡视和监控,也没有安全警示标志,搜救难度大、危险系数高。警方目前正进一步调查男子为何进入非开放区域,以及是否存在体力不支、迷路或设备故障等因素。

什么是“树洞”?隐藏在雪地中的致命陷阱

“树洞”(Tree Hole)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洞,而是指积雪森林中,树干根部或周边区域形成的自然凹陷。这些区域由于树干遮盖或风吹雪移,常常在降雪中未被完全填满,雪面表层虽平整,底部却空心。

在野雪区或滑雪道边缘,滑雪者稍有不慎滑入树洞,就可能因地形陡峭、倒挂失衡而导致脖子和头部被压迫。如果头部朝下、身体无法移动,极易在几分钟内发生缺氧窒息,陷入“死神倒计时”。

“树洞”事故,在欧美、日本等滑雪盛行地区并不少见。但对于很多初级滑雪者或海外游客来说,这种地形隐患往往认知不足、警觉性低。

并非个案:中国滑雪游客海外遇难事件频发

近年来,随着滑雪运动在中国爆红,越来越多滑雪爱好者将目光投向日本、韩国、阿尔卑斯山等海外雪场。然而,与滑雪热潮同步增长的,是滑雪事故,甚至是悲剧。

以下是近年发生的几起典型事件:

2024年2月,日本长野白马村:一名中国男子在滑雪时与友人走散,失踪三天后被发现死于山谷深处,死因疑为冻伤与雪崩掩埋。

2023年12月,法国霞慕尼滑雪场:两名中国留学生挑战野雪道迷路,其中一人因缺乏装备和保温措施在夜间失温身亡。

2023年1月,日本北海道:一名中国女游客在野雪区被雪崩掩埋,虽被及时救出,但因窒息时间过长,不幸身亡。

这类事件的共性是:脱离正式滑雪道、独自滑行、缺乏救援定位设备、低估自然环境风险。

“不在滑雪道滑雪”,究竟意味着什么?

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滑雪场外才是“真正的刺激”,但事实是:滑雪道以外的区域,通常并没有固定巡逻、没有防护设施,也不承担安全责任。

在日本,多数滑雪场明确标示“滑道外区域为非管理区,责任自负”。换句话说,如果你独自闯入未知雪地发生意外,救援无法及时到达,后果自负。

而像“树洞”、野雪区雪崩、冰面塌陷这些风险,并不是肉眼就能判断的。

滑雪不是不能玩,但“安全感”永远比“刺激感”重要

滑雪本身并不是危险运动,真正危险的是低估风险、无准备地闯入未知领域。这起事件提醒我们:

永远不要独自滑入无人区域;

对滑雪地形和地貌保持敬畏,不挑战自己不了解的路线;

穿戴齐全滑雪装备,建议携带定位器、哨子、对讲机;

与朋友保持联系,定时报平安;

最重要的是:再高级的技术,也敌不过一次判断失误。

结语:雪是美的,但也冷酷

那名中国男游客最后倒下的地方,是白雪覆盖下的一片宁静山林。无人打扰,却也无人救援。

滑雪是一项自由的运动,却不等于可以随意越界。每一块非滑区雪地下,都可能藏着你无法想象的危险。